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撰文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三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近百年间,法国社会的政治状况如何?1870年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的英国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4)综上,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1)状况:共和制与君主制不断斗争,政局动荡。 方式: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理【解析】 加快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避免了内战和国家分裂;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 (3)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 (4)认识:妥协是解决政治争端的重要途径之一;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转型;政治妥协中体现了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等精神值得肯定;妥协有利于实现利益整合,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 【解析】 (1)状况:根据“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得出共和制与君主制不断斗争,政局动荡。 方式: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人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2)理【解析】 根据所学,可从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避免内战和国家分裂以及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等角度分析回答。 (3)事件:结合所学,英国的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权利法案》都体现了妥协。 (4)认识: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可从解决政治争端的重要途径、民主政治的平稳转型、体现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等精神、推动政治民主化等角度分析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 戊午年

B. 癸卯年

C. 己未年

D. 庚申年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坚持“持久战”

D. 实行人民民主

 

查看答案

“……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科举制度的推行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学东渐的影响

 

查看答案

公元429年,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了一个由七名官员和一名法学家组成的八人委员会,不仅对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进行汇编,而且把法学家的著作也包括在内,后来没有成功。到公元435年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仅对敕令进行汇编,结果于公元438年编成,内容包括自君士坦丁皇帝以来的敕令3000多种。出现该现象的历史根源在于

A. 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B. 罗马皇帝重视法律的编纂

C. 公民法范围过于狭窄

D. 《十二铜表法》的弊端暴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