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

A. 汉代的内外朝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C 【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C项正确;“中朝”具有决策权,故A项排除;B项的长官是宰相,故排除;D项是掌管军国大事,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查看答案

假如唐朝政府要在淮河一带修建某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实施这项工程的运作程序是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查看答案

“汉代宰相是长官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秀才看榜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