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 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 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 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维新思想的特点。从材料“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可以看出,维新思想利用孔子来宣传,这样做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和思想的传播;A项是袁世凯为称帝而采取的措施;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范文澜曾评价19世纪末的某运动: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这场运动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是指

A伸民权设议院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博爱

D.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评价的思想是

A. “中体西用”

B. 维新变法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查看答案

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B. 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 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 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查看答案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李白的这首诗赞颂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篆书:峄山刻石

C. 怀素:《食鱼》

D. 柳公权:玄秘塔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