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宣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C.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 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