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C.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 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民主共和建立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时间“1912年”及歌词中的“揖美追欧”可知是想要学习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所以应该是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B项正确;A项适用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排除;C项适用于19世纪末,排除;D项则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追求,故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查看答案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查看答案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