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域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域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1)趋势:水灾频率越来越高。 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长江流域为经济重心所在,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政治腐败,水利失修;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危害:破坏农业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导致劳动力大量减少;出现大量流民,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因素:工业革命展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无尽索取自然资源观念。 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长江流域水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和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1)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出的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分析得出。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於接涨”“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等信息归纳得出;带来的危害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等信息分析得出。 (2)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等信息归纳得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等信息分析得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启蒙运动时期,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这说明启蒙思想家

A. 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    B. 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启示

C. 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D. 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查看答案

(题文)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由国教教会管理,学校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1870年颁布《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这说明近代英国

A. 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    B. 思想解放的历程较为缓慢

C. 宗教束缚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D. 最早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查看答案

在表面上看,今天的英国政治和中世纪的没有两样,仍然有国王、贵族和议会,某些古老的仪式依然存在,它没有美国和法国那样的“国庆”或“解放日”。这主要表明了英国

A. 现代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性    B. 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C. 民主政治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近代政治发展的渐进性

 

查看答案

1878年5月,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国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干涉

 

查看答案

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从侧面主要说明

A. 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B.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

C. 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    D.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