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 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C.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D 【解析】 本题是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所以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只能是“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开始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至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士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淮扬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园林宅第,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的住宅现在仍可见到;晋商大院如今也是旅游景点,让我们感受到当年商人的财大气粗。材料表明中国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商人追求奢侈享乐成为时尚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 商业繁荣推进建筑艺术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是根据某年《登科录》进士人数所做的统计分析,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出身

人数

出身

人数

不曾为官者

384

祖、父两代皆不曾做官者

33

祖或父有一代做官者

113

祖或父有一代做官者

23

祖、父两代皆做官者

23

祖、父两代皆做官者

3

曾祖、祖、父皆做官者

8

曾祖、祖、父皆做官者

14

 

 

A. 选官的标准趋向客观    B. 科举是选官的唯一途径

C. 未造成社会阶层流动    D. 世家大族势力逐渐衰弱

 

查看答案

唐宋之际出现钱币汇兑,北宋时纸币交子产生,均说明

A. 社会商业信用建立    B. 国家经济控制力加强

C. 社会交易成本提高    D. 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查看答案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心理的主要影响是

A. 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B. 糅和各家思想的新儒学诞生

C. 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君主注重儒家思想教化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