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里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 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B. 否定教皇地位
C. 否定封建特权
D. 宣扬《圣经》精神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墨家的“兼爱”思想
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从苏格兰到西西里,从费城到莫斯科,欧洲和美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上述材料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 科学革命促使启蒙运动展开
B. 理性思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C. 牛顿力学体系成为科学基础
D. 欧美开始迈入近代科学时代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A. 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 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 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
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徙的目的地
受牛顿力学休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D. 具有鲜明的双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