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状况。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状况。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走向公开对峙

B. 新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C. 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D 【解析】 材料表明时间为1950年至1955年中国对苏联及西方的贸易额,图示1950年中国对西方贸易额大大高于对苏联的贸易额,此后年份恰好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从战时合作已经走向公开对峙,故A项原因分析正确;新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其中当然也包括相应的外贸原则,故B项原因分析正确;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导致出现图示现象,故C项原因分析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1971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 。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

A. 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 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

C. 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    D. 中国已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

 

A. 英法美    B. 英美苏    C. 中苏美    D. 美中苏

 

查看答案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下列对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A. 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者首先应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B. 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C. 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D. 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

 

查看答案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见下表)。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A.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