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典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无法偿债的债务人60天,在此期间债权人须连续三次于市集日将债务人带到审判官前,若仍无人替债务人还账,则债权人有权将债务人砍成块。”这些规定
A. 说明了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保护
B. 揭示了人身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 体现了对财产权利的极度重视
D. 蕴含着人文精神的逐渐发展
(题文)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以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车同轨、书同文”得以实现 B. 出现了“世胄蹑高位”的局面
C. “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 D. 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且互相牵制
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政府规定了办公和批转公文的时限,凡内外百司所受的上奏文书皆印发其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否则会按“稽程”罪受到刑事处分。此规定有利于( )
A. 加强反腐力度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强化中央集权 D. 削弱宰相权力
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 )
A.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 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C.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 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材料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材料三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绝大多数城邦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垂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请回答: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由于这种特点,古希腊城邦实行的政治体制是什么?古希腊城邦最流行的政体有那两种?
“Democracy”是英文中的“民主”。据研究,该词出自希腊古词。民主政治正是古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因不包括
A. 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
B. 不断发展的工商经济
C. 连续不断的政治改革
D. 严密完善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