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34年蒙古灭金以...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34年蒙古灭金以后,耶律楚材认为“以儒治国”的时候到了。他的“以儒治国”的方案……由于他得到大汗窝阔台的器重,他的方案的若干项目有了实施的机会。……楚材反对依照蒙古和西域成法,以丁为户,按丁定赋,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这些都得到了窝阔台的支持和允准。……楚材拟订的这个赋税制度为元代的赋税制度提供了雏形。赋税的定额也是比较轻的,有利于当时已遭破坏的中原地区休养生息。在遇到大的灾情时,楚材还采取免征的措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的治国主张和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耶律楚材所采取措施的意义。

 

(1)主张:以儒治国。 措施:按中原方式以户定赋;注重减轻赋税以发展生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意义:主张以儒家方式治理国家,有利于缓和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遵循中原的赋税传统,有利于保护先进的经济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和发展生产,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 (1)主张:根据材料“以儒治国”得出答案。措施:根据材料“楚材反对依照蒙古和西域成法,以丁为户,按丁定赋,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赋税的定额也是比较轻的,有利于当时已遭破坏的中原地区休养生息。在遇到大的灾情时,楚材还采取免征的措施。”,从户籍的管理、赋税的征收、政策的推行等方面概括其措施。 (2)根据第(1)问中耶律楚材的治国主张和措施,从经济发展、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政治稳定、民族融合等角度概括积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邏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绩与他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徽商在坚持中国传统重义的大环境下,合理地注入利的成分因素。徽商的义利观促进了商业活动中诚信观念的形成,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根植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土壤中,商品经济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他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徽商经营商业获利之后,也都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条,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近代早期(1500~1750年),海道大通打破了地区间闭塞和隔绝的状态,给商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英国抓住机遇,实施重商主义政策,迈入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时代。

商人建立贸易公司,探寻新的贸易路线,积极从事海外贸易等活动,使英国的各条商路大开,英国的贸易触角深入世界各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财富迅速增加,促进了商人资本的积累,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英国商人在城市政权中几乎是一统天下,控制伦敦政权的主要是伦敦12大同业公会的成员及各贸易公司的主要人物。商人在议会中的总人数在15%~17%之间。商人在议会中人数增加,就有优势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并通过种种措施促使议会通过有利于本阶级的议案。—据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等

材料三  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新中国成立前夕,紫砂行业衰落。建国后,紫砂壶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阶段

紫砂壶生产状况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195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建立。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徽商的价值观,并对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英国近代商人群体崛起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原因。

(3)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宜兴紫砂壶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这表明电影

A. 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B. 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C. 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

D.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