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18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
A. 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 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 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 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
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
(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
据此可以推知
A. 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B. 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
C. 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
D. 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
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人谈到政权性质时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促使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A.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 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国民党的国内政策转变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