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 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 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 “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汉的推恩令。西汉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而不是用郡县制取代,故排除A项;造成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的原因是推恩令的推行,不是通过保障诸侯王利益,故排除B项;平定诸侯王叛乱是应对封国问题的一个手段,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封国问题,故排除C项;通过推恩令的贯彻实施,诸侯王的封国越分越小,而且也不能插手政务,由此造成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查看答案

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

1                                                                2

A. 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 分封制、郡县制

C. 郡县制、行省制 D. 分封制、行省制

 

查看答案

(题文)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欲使权不下移,政由上出也。”他所说的光武帝“政归台阁”是指哪一项举措?

A. 起用布衣为相

B. 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 设内阁

D. 以丞相领政

 

查看答案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修筑长城

D. 统一度量衡

 

查看答案

清雍正帝对军机大臣张廷玉评价道“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之所以获此殊荣的原因是

A. 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B. 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 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D. 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