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 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
B. 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 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 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明朝嘉靖皇帝曾20多年不上朝,但明人说他“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斋居数十年,图迴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这是由于
A. 明朝社会秩序稳定
B. 君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 选用得力大臣相助
D. 内阁阁臣为皇帝服务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主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 王位世袭制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8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最大的政治单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麦加拉,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科林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爱琴海岛屿的萨莫斯等。斯巴达面积3000平方英里,雅典1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他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斯巴达人口约为400,000,近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
材料二 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
材料三 政治上,他们经历了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随着大地产所有者经济力量的壮大,他们从“国王”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治权利,将其赋予由其控制的议事会,并最终废弃了王政……又主要由于土地的稀缺,希腊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
——《古希腊文明史概要》
请思考:
(1)结合古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海洋“是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城邦政体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哪几种形式?
(3)希腊城邦的海外扩张除了“土地稀缺”的原因外,还有什么有利条件?其海外扩张对其自身发展又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古希腊地图
材料二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希腊国土上,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古希腊地形有何特点?对古希腊国家形成产生什么影响?
(2)希腊城邦实行的政治管理体制是什么?最流行的政体是哪两种?
(3)希腊城邦政体有何积极意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