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 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 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 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 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C 【解析】试题由材料关键信息“专以辞赋取进士”“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科举制的弊端”。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C项“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说法错误,不符合题干主旨,其公平性理念影响至今。其余ABD三项表述客观,正确,排除。综上,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国际关系中,同早期的私人关系一样,信义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这一术语的含义广泛……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在同迦太基(非洲北海岸的国家)的第一个条约中,曾提到遵守公共信义的义务。”这说明古罗马法

A. 依靠诚信来规范人际关系

B. 鼓励私人发展对外贸易

C. 把诚信上升为国际法律原则

D. 保护不平等的人身隶属关系

 

查看答案

《新潮》24号记载着这样一段话:这次运动是民众自决的精神……这次运动中大家直接向公使团及国外人类表示,是中国民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避艰险,直接问罪,是中国民众对内自决的第一声。所以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众自决运动这次运动应该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查看答案

“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

A.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冷战局面的结束

C. 欧盟的诞生    D. 世贸组织的成立

 

查看答案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D. 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