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 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也不断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B.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山水画兴起
C. 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D.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情画盛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据此可知
A. 中国的科学技术依然处于世界前列
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 旨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 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 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 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