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B 【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国的科技成就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趋向近代科学,造成东西方发展趋势不同,中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西方跨入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依据表格内容可知,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差异,不能说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查看答案

但丁在《神曲》中将地狱的第一层描绘为关押不信基督教的人,其中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赫克托尔等。在整个阴森恐怖的地狱中,也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光亮的,有宏伟的城堡、美丽的溪流与青翠的草地。这表明诗人

A. 崇拜古典学术    B. 倡导宗教改革

C. 追求民主政治    D. 反对信仰上帝

 

查看答案

康德曾经提出:“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上述言论说明了他

 

A. 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B. 彻底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 科学诠释了启蒙运动的目的

 

查看答案

古希腊的高尔吉亚曾意图为被当时视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祸首的海伦平反。高尔吉亚认为,海伦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驱使、武力、爱情或被言语说服。如果是神的安排,海伦不应被责怪。若是因为武力,则应是施加武力者被怪罪。若是受爱情的影响,罪不在她,因为“如果爱情是神圣,有神的力量,人怎能抗拒?如果爱情是人共有的弱点,这不是罪过,而只是不幸。”最后,若是言语说服她,也不能怪她,因为“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下列观点中与高尔吉亚观点最相近的是

A. 重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B. 不断地认识你自己

C.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中晚期,市民、农民不满已取得的成就,自发冲击天主教会。马丁·路德撰文公开煽动诸侯贵族像打疯狗般地绞杀农民。因此,路德被认为是“出卖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和“背叛农民革命的叛徒”。据此可知

A. 路德主张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

B. 宗教改革最终背弃了资产阶级

C. 宗教改革没有反映农民的利益

D. 路德改变了对世俗统治者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