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05年邓实先生的名文《古学复兴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

 

 

(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同:反对儒学独尊。 异:邓实:倡导国粹(传统文化)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关于学习西方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的不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等信息分析得出。 (2)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根据材料中的“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并联系教材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知二者都反对儒学独尊。从材料中的“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可以分析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人物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挽救清王朝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销毁,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贬低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权威

D. 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