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人物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挽救清王朝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销毁,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贬低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权威
D. 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 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D. 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