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销毁,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贬低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权威
D. 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 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D. 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由此推导,曾国藩主张
A. 经世致用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世道必进
19世纪40年代,我国思想界“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
B. 明清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C. “经世致用”治学传统影响
D. 《海国图志》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