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

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由此推导,曾国藩主张

A. 经世致用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世道必进

 

A 【解析】 王夫之倡导唯物主义思想,魏源从晚清落后开始意识到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二者都是从实际出发,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不符合王夫之思想,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世道必进属于与时俱进思想,不符合材料二人思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40年代,我国思想界“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

B. 明清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C. “经世致用”治学传统影响

D. 《海国图志》的推动

 

查看答案

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 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 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 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 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最能体现此“二元性”的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查看答案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写道:“途巷中小儿……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材料中显示出

A. 章回小说成为文学主体

B. 英雄故事表达了市民心声

C. 罗贯中的作品风靡全国

D. 俚曲俗谣中诞生的新诗词

 

查看答案

永乐九年(1411年)规定:“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违者杖一百”。“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规定的实施

A. 强化了正统伦理道德观念

B. 促进了官民平等的实现

C. 抑制了戏曲事业的发展

D. 取消了市民文化的娱乐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