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挂在某思...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副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A. 朱熹

B. 程颐

C. 李贽

D. 陆九渊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由材料“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的信息可判断出,这位思想家应该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三个选项军不符合材料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查看答案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查看答案

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 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 儒法对立现象严重

C. 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 依法治国趋势出现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A.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C.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 外儒内法成为主流

 

查看答案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