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

(题文)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 提出“工商皆本”

C. 主张“经世致用”

D. 批判君主专制

 

B 【解析】 试题解析:明朝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明朝民主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本题要抓住“本质”、“时代发展要求”等关键词,“本质”应该优先从经济基础去理解,与民主批判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时代发展要求”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对应的思想主张是发展工商业经济。A项是明中叶后李贽思想主张,CD两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但都不是经济方面,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

A. “致良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 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查看答案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查看答案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

A. 《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B. 《诗》、《书》、《礼》、《楚辞》、《易》、《春秋》

C. 《诗》、《书》、《礼》、《易》、《春秋》

D.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