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

 

 

(1)背景: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意义: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 (2)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解析】 (1)根据所学,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概括。从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等方面概括。根据所学,从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影响、对当时思想界的影响、对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结合所学,从政治批判、治学思想、经济主张等角度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CCTV-2《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     )

A. 《人物驭龙图》    B. 《洛神赋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数学著作

B. 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C. 氾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D. 中国古代医药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 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 柳永  B.苏轼  C. 李清照 D.辛弃疾

 

查看答案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位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这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 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

C. 出版自由

D. 活字印刷

 

查看答案

公元 751 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 2 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此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 转移”,该技术最有可能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人工磁体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