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 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C. 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D. 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
A. 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
B. 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
C. 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
D. 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 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B.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C. 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 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继丹麦的奥斯特和英国的法拉第揭示电、磁之间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奥秘之后,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物质的电子学说、电磁辐射等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及其思想价值。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这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