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

A. 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

B. 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

C. 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

D. 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

 

A 【解析】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拜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所以“左祖”体现的是家,“右社”体现的是国,“左祖右社”体现的是家国同构,故选A;题干没有体现等级,故排除B;C的说法过于绝对,贵族世袭继承在当时是现实,但是与题目主旨不同,故排除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在《周礼》之前就有了,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查看答案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 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B.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C. 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 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查看答案

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继丹麦的奥斯特和英国的法拉第揭示电、磁之间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奥秘之后,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物质的电子学说、电磁辐射等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及其思想价值。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这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