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罗马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在报告中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马丁﹒路德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马丁﹒路德打破了罗马教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C.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德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D.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现了世俗生活与宗教世界的和谐
18世纪法国许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
A. 有利于理性主义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B. 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 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 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们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 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 B. 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 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 D. 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 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B. 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因信称义”
C. 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 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