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耕牛

C. 土地和人口

D. 人口和铁犁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西周分封之时是将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所以答案选C,铁犁和耕牛在西周是尚未出现,不会成为分封的内容,A B D三项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

A. 内外服制度

B. 古代地名

C. 西周分封

D. 汉初封国

 

查看答案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查看答案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天子生活奢侈

C. 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下图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后的法国急需稳定的社会秩序,波拿巴上台后,执行了以实现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顺应了克服混乱,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颁布《民法典》后,拿破仑称帝的步伐加快了。他周围的人也不断制造舆论,宣传应该由他称帝以“完成不朽大业”。随后,保民院提出了由波拿巴称帝的主张,元老院对波拿巴正式劝进:“元老院认为,把共和国托付给世袭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5月18日以元老院法令形式修改共和十年宪法,宣布法国改制为帝国,第一执政为皇帝,号拿破仑一世。元老院还设立世袭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一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为350万票拥护,反对只有2000多票。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礼。

——摘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篇上》

材料二  民初复辟帝制运动是在目睹了民初政治动乱而国体难定、民不聊生状况后产生的。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缺乏一种永久性政治权威的结果,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后,拥袁登基的活动就肆无忌惮的展开了。筹安会成立后,各省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体,表决结果居然是“一致同意君宪”。许多北洋军阀首领也纷纷表示忠心。在复辟势力的策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请愿团体“劝进”。1915年底,袁世凯故作谦让后接受参政院“再劝进”,并于1916年元旦复辟帝制。随后,护国运动爆发,云南蔡锷宣布成立护国军首举义旗,孙中山在上海策动起义。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都发起反袁活动。在全国各地一片讨袁之声,袁世凯只得于“取消帝制”,不久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称帝和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