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新民主主义论》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B.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A. 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2015年,时值新文化运动百年,著名学者秦晖重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真正令人反思的,是在不该彻底否定的方面否定得太过了,但在应该彻底否定的地方,却又没有否定掉,或者说没有注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西学缺乏一种批判精神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对新旧文化应接续和融合
D. 应大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