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较低等的妃嫔),后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废掉了唐中宗和唐睿宗,最后称帝建周。在北宋的理学家看来,唐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地位高
B. 武则天具有较高政治智慧和野心
C. 唐代时儒家的正统地位严重削弱
D. 唐朝皇帝昏庸无能导致大权旁落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指出:“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这表明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特点是
A. 捍卫了先秦时期正统的儒家学说
B. 以儒家为基础兼采其他学派学说
C. 用法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包装
D. 杂糅百家学说创造出一种新学说
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诸多优秀传统,主要包括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贵贱有序
④“仁”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
B. 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C. 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
D.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在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中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作者提出了宋代农民欢乐说、宋代妇女幸福说、宋代官场廉洁说、宋代士大夫人格高尚说,并盛赞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高薪养廉、保障言论自由等政策,特别是君相互制制、党派互监制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设计,比较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的发生和腐败的蔓延。也有学者提出,不必美化赵宋王朝。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地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