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据此可知
A. 美苏争霸斗争激烈
B. 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
C. 美国军民对立严重
D. 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 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 自身实力的削弱 B. 冷战对抗的需要
C. 经济危机的困扰 D. 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某国际条约签署后,一些创始国纷纷表态,英国认为“这是种冒险”,荷兰认为条约“标志着通过联合国本身来保证国际和平希望的幻灭”,法国则指责它并不是为欧洲的安全而设计的。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A. 《北大西洋公约》
B. 《巴黎条约》(1951年)
C.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46年2月,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发给华盛顿的电报中说:“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和苏联打交道,而必须也能够依靠实力来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不会引起美、苏之间的全面军事冲突,因为苏联的力量弱于西方。”凯南这一谈话表明当时
A. 美国开始对苏采取冷战政策
B. 美国已出现遏制苏联的思想
C. 美苏战时合作关系完全破裂
D. 美苏已爆发了直接军事冲突
从巴黎公社成立到其失败的时间里,先后有21人担任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但无一人连续任职,5月15日成立的第三届军事委员会的7人中,只有3人担任国民自卫军的营长以上的职务。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 政治领导体制存在缺陷
B. 践行了“主权在民”思想
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傅立叶主张建立按照个人兴趣来分配工作任务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世纪30年代,其门徒还在美国进行了社会实验。这从侧面反映了
A. 世界已连接为一体
B. 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得到关注
C. 大工厂制推广开来
D.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