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

A. 小篆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

 

D 【解析】 试题小篆的特点主要是富于图案美,属于人工刻意造作,故A项错误;隶书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具有适用性、装饰性,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不是心之画,故C项错误。由“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可知此项书法艺术从心出发,草书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故选D项。 字体   特点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   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魏晋定鼎之功,钟繇和王羲之贡献最大; 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 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 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功能,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元朝赵孟頫的《行书十札卷》; 明朝文征明的《离骚》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B. 人文精神的普及

C. 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D. 近代教育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A. 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 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 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 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

A.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A. 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B.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D. 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