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先生应该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C 【解析】 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故选C。董仲舒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A;朱熹认为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排除B;顾炎武没有从哲学上探讨世界的本原,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 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 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查看答案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 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

B. 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

C. 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

D. 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查看答案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 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 用仁政恢复人的善性

D. 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