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 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
B. 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
C. 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
D. 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B. 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 用仁政恢复人的善性
D. 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
B.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
D.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 )
A. 老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朱熹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 “礼”
B. “仁”
C. “德”
D. “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几次会商后,他们于1905年8月20日决定联合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在立誓遵守上述四项原则之后,孙教给会员一种暗号和三组暗语:“汉人、中国物与世界事”。之后,孙与会员们一一握手,并兴奋地宣称:“从此后你们便不再隶属于清朝。”正值此时,屋上的一块木隔板“蹦”地一声落了下来,孙风趣地说道:“这就象征着满清的倒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组织”指的什么?孙中山教给会员的暗语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
(2)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主要原因。
(3)材料三是从哪个角度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简要说明它与前面材料中提到的“近代化梦想”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