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洁在《文武北洋》中说:“近年来才公开的俄文史料证实,20世纪20年代,苏联人曾...

李洁在《文武北洋》中说:“近年来才公开的俄文史料证实,20世纪20年代,苏联人曾为国共两党和北方的冯玉祥提供过上亿元卢布的支持……(以)推翻中国现任政府(指北洋政府)。”据此推测苏联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国家利益的驱动

B. 帮助中共取得政权

C. 将中国纳入社会主义阵营

D. 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优势

 

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并予以大量武器与资金上的支持;因当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苏联试图帮助国共两党推翻北洋政府,故苏联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的驱动,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苏联没有帮助中共取得政权,排除B。新中国成立,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美苏争霸发生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李守孔1两银子在18世纪是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其市值超过了2000文……,1石米以前卖3000文,按1000比1的老兑换率值三两,但在1845年,根据上扬了的2000比1之兑换率,1石米只能换到1.5两。实际上,这意味着农民的租地负担重了一倍。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银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鸦片大量输入,银贵钱贱

B. 中国晚清,随着国门打开,对外开放,出现通货膨胀

C. 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农民负担加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D. 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愈加困苦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宗庙、陵寝、祭祀礼仪制度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主要体现先秦政治的

A. 皇权性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性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为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材料说明

A. 三省长官失去相权

B. 中书禁中独掌相权

C. 加强皇权弱化相权

D. 皇权相权平分秋色

 

查看答案

某年,中国发生重大事件,引起苏联关切;《消息报》指出该事件将打击中国反日力量的团结;《真理报》更认为该事件将造成中国分裂,使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此一重大事件是( )

A. 甲午战争,日本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

B. 袁世凯称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交换

C. 五四运动,学生认为政府对日软弱,主张抗日

D. 西安事变,张学良要求停止剿共,以共同抗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