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C 【解析】 从材料描述来看,敌人指的是国民党军,而所描述的地点是淮河和长江,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中共处于优势地位。结合这些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发生的地点在东北;B选项发生的地点在北平天津;D选项是总决战,从“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可以看出这场战役还不是最终取得胜利的战役,故排除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提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这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天朝田亩制度》

D. 《新学伪经考》

 

查看答案

乾隆时入阁协办批本的程晋芳曾感慨道:“旁观者谓密务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A. 军机处并未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

B. 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C. 内阁处理的政务不如军机处重要

D. 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 国家统一样本    B. 经济发展标本

C. 社会制度示范    D. 文明交流枢纽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 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 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 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 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 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