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

(题文)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 国家统一样本    B. 经济发展标本

C. 社会制度示范    D. 文明交流枢纽

 

C 【解析】 试题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主体,所以它不可能起到社会制度示范的作用。一国两制的这种方式是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回归后的香港经济发展快速,所以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 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 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 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 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 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上述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摘编自《管子》(注释:《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

材料二  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弃儒从商”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官员冯应京提出:“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商贾)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黄宗羲认为“今夫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黄宗羲对传统抑末思想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