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

——摘编自《管子》(注释:《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

材料二  在“治生”思想影响下,明清时期一度出现“弃儒从商”的现象。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官员冯应京提出:“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商贾)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黄宗羲认为“今夫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黄宗羲对传统抑末思想的认识?

 

 

(1)思想主张:城市布局因地制宜,不必方正、横平竖直;城市功能分区;农本思想.背景:礼制等级思想破环;铁犁牛耕推广,农业与商业发展;各国变法图强. (2)思想主张:重视民生;通商利于国计民生.工商皆本的思想: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手工业可以丰富商品,商业便于货物流通.作用:否定了重农抑末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商业和商人地位,改变“人欲”的观念. (3)认识:黄宗羲认识到商业关之民用的实质意义;否定后人不识实务的简单肯定或否定传统思想,而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商业的作用. 【解析】 (1)思想主张:由材料一中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可以得出城市布局因地制宜,不必方正、横平竖直;由“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可得出实施城市功能分区的制度;由“地不辟则城不固”可得出农本思想(农业生产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背景:根据材料一的出处《管子》可知是在春秋时期,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思考,即礼制等级思想(宗法等级制)破坏;铁器牛耕推广,农业生产与商业发展;各国变法图强。 (2)思想主张:由材料二中的“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也”、“行商坐贾,治生之道最重也”、“治生”思想等可以得出他们主张重视民生思想:即通商可以丰富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利于国计民生。由“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等信息可以得出工商皆本思想:即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手工业可以丰富商品,商业便于货物流通。作用:应该结合所学明清之际的史实,从当时的时代和这些主张对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思考其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把发展商业与商品流通提高到与农业同等地位,否定了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提高商人社会地位。 (3)根据材料一、二中对工商业的主张和所学明清之际的史实可知,黄宗羲认识到商业关之民用的实质意义;否定后人不识时务地简单肯定或否定传统思想,而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商业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下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  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孟子、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概括儒学地位历经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比较朱熹、李贽对孔子思想的看法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3)结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查看答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 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 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 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 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查看答案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