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下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  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关系: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正比关系。 作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任意两点 (2)背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印刷技术发展;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正比关系的角度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提高印刷效率、推动书籍的普及和学术的繁荣、文化的传播、教育发展等方面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本题根据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据材料三“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回答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孟子、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概括儒学地位历经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比较朱熹、李贽对孔子思想的看法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3)结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查看答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 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 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 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 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查看答案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查看答案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表明倪瓒的绘画追求

A.平实浓郁的生活情趣            B.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C.注重写实的工笔风格            D.注重意境的文人画风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