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D 【解析】楷体汉字直接演化于隶书,飞舞飘逸的是行草而非规范工整的楷书,甲骨文如今大多已可识读,用排除法可知ABC不正确。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故A项表述错误;B项应为草书的特点,故排除;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其文字图形初步具备了当今汉字的某些特征,迄今为止,约有2500个甲骨文字被正确识别,故排除C项,选择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表明倪瓒的绘画追求

A.平实浓郁的生活情趣            B.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C.注重写实的工笔风格            D.注重意境的文人画风格

 

查看答案

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A. 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C. 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

D. 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据此可知

A. 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

B. 西夏印刷技术落后

C. 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

D. 印刷术已普遍应用

 

查看答案

明清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判、诏诰表乃至律诗等。“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不许敷衍繁文。”这反映了

A. 选才标准的根本变化

B.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

C. 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D. 宋明理学地位的巩固

 

查看答案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上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

A. 朱熹 B. 董仲舒 C. 李贽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