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实行闭关政策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 采取抗倭安民政策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福建人在海边居住,依赖于海上贸易生存;海禁政策使福建人民无法在海上进行贸易,导致人民贫困,偷盗犯罪越来越多;为了减少盗贼的数量,谭纶主张开放海禁,百姓有了海上贸易的收入来源,就会减少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实行闭关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福建海洋渔业,而是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排除C。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采取抗倭安民政策,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明时期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说明宋明时期

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

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儒学思想趋向社会化

 

查看答案

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B.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德主刑辅”、“大德小刑”

D.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C.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D.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

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10分)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5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探讨工业文明发育时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即

该模式特别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制度创新及国家政策激励等因素对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例对该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就结构图中的要素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结构图中的要素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并加以论证:也可以另提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