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正职演说常常是正义与邪恶交错,真理与谎言相融,成为演讲者鼓动、渲染和辅佐政治的手...

正职演说常常是正义与邪恶交错,真理与谎言相融,成为演讲者鼓动、渲染和辅佐政治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的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殖民地人民与当地代管政府有政治上的自治权。

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德国完全愿意放弃一切进攻性武器,如果有武装的国家也销毁它们的进攻性武器的话,……德国愿意解散他的全部军队,销毁他现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邻国也这样做的话,……德国愿意同意任何庄严的不侵犯条约,因为它并不想进攻别国,而只想谋求安全和和平。

——希特勒1933年5月17日在德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三: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恶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保证作战。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丘吉尔1940年5月13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言说的内容在《凡尔赛和约》中的实践

(2)材料二中的希特勒此番演说的目的是否“只想谋求安全和和平”?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此次演说的背景,并列举事实说明英国“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的成效。

 

(1)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这些是符合十四点原则中民族自决原则的;限制军备符合原则第4点;殖民地问题的最终安排不符合原则第5点“绝对公平地调整一切殖民地”,通过委任统治,英法最终取得德国的绝大多数殖民地;第十四点原则的国联倡议则成为和约的一部分. (2)否.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菲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8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3)背景:二战全面爆发,德军在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放弃绥靖政策.举例:在陆上,阿拉曼战役,扭转北非战场形势;在海上,敦刻尔克撤退,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力量,三大登陆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在空中,不列颠之战,迫使德国无限期搁置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结合《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可以得出实践有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这些是符合十四点原则中民族自决原则的;限制军备符合原则第4点;殖民地问题的最终安排不符合原则第5点“绝对公平地调整一切殖民地”,通过委任统治,英法最终取得德国的绝大多数殖民地;第十四点原则的国联倡议则成为和约的一部分。 (2)第一小问的态度,根据材料二的描述,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希特勒此番演说的目的不是“只想谋求安全和和平”。第二小问的说明,结合希特勒上台后的史实可以知道,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菲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8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一小问的背景,根据材料三“丘吉尔1940年5月13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和材料三的内容可以知道,背景是二战全面爆发,德军在西线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第二小问的举例,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在陆上,阿拉曼战役,扭转北非战场形势;在海上,敦刻尔克撤退,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力量,三大登陆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在空中,不列颠之战,迫使德国无限期搁置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争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

 

查看答案

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面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隆重举行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选择在9月3日是因为

A. 日本1945年9月3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B. 1945年9月3日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胜利纪念日

C. 日本1945年9月3日向盟军签署投降书

D. 日本1945年9月3日向国民政府签署投降书

 

查看答案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 柏林战役    B.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C. 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 意大利新政府最先退出战争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方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A. 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B. 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C. 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D. 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