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

19148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A. 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 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C. 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D. 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再结合题干时间1914年,可以看出英国以保护比利时为借口而对德作战,其真实意图在于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AB项不是其真实意图,排除;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A. 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 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 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查看答案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  

①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②英俄签订《英俄协约》 

③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④英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前,中国人只知有朝廷,有天下。19世纪中叶后才逐渐接受¨国家这一近代概念。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将造成当时“老大中国”之责归罪于班¨老朽之人”。海内外遂涌现出¨少年中国之革命军¨、少年中国晨报)等团体及刊物由于进化论风靡,少年必然代表未来的希望似乎成为一种常识,甚至¨青年¨尚嫌不够,还要冠之以“新”。

——摘编自金燕“少年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中国认冋危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巨变过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近代地理知识的传入,一些先进的中国士人开始逐渐动摇天朝上国",“华夷之辩”的夭下观,开始利用报刊媒介批判封建专制王朝的种种弊端,纷纷阐述自己的囯家观严复认为国家应¨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民为天下真主,号召¨自强保国等;梁启超迺过介绍西方国家观,向国人阐述国家的起源、国民与朝廷的关系以及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等等。20世纪初是中国人民族国家理论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式知识分子国绕民族国家建构问题,进行了一场热烈、集中的讨论,开始突破前代人不明朗、不正规的民族国家观念正式确立近代民族国家思想。

——摘编自《近代中国囯家认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年中国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由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背景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3)

材料 “NCFC”是国内第一个示范网络。19898,中国科学院被国家计委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NCFC”项目实施单位。当时网络超级计算机的购买遇到了极大的政治障碍。性能差的计算机可以买到,但性能高的受到美国限制,机器安装运行后,美国一些大报纸攻击说该计算机可被中国用于军事目的等。为此,中国进行了许多解释,还接待了美国官员访问。

“NCFC"建设初步完成后,国内没有数据提供查阅,要使网络有用就必须与 Internet连接但美国政府不允许中国接入,“NCFC”科技人员努力争取美国网络界的支持,不少美国知名科学家给白宫写信,在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NCFC”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多次把讨论中国接入 Internet作为议题的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言支持中国。中科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美国官员在多个场合沟通长达20多个月,直到1994年美国的卫星专线开通,中国首次实现与 Internet直连。

——《“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4年中国互联网建设的国内外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互联网建设遇到的困难及结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