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标准有什么变化,并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作用。

 

(1)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或政权开放);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或社会)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 【解析】 第(1)问,“差异”,依据材料一信息“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依据方面,分封制是出身、血缘,郡县制是军功、选贤任能;方式上,分封制是世袭,郡县制是君主任命。 第(2)问,“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相比的变化体现在: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依据材料二信息“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等。 第(3)问,“作用”,依据材料三信息“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有何不同?

(3)你认为上述政治机构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查看答案

公元前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

B. 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D. 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 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 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 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 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然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A. 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