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有何不同?
(3)你认为上述政治机构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公元前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
B. 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D. 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 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 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 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 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然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A. 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君主专制
C. 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是中央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