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B不对,明成祖时期初设内阁;C不对,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A符合题意,“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说明内阁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A. 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B. 明中叶后,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C. 清初军国要务一般都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D. (清朝)“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专制制度在肯定君主一人对国家最高权力的独占,在赋予君主以无限的权力(全权)的同时,也就使他背上了无限繁重、超负荷的管理负担。与此描述最为符合的史实是

A.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 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

C.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查看答案

《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 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 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 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必要性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下列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A.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消除地方割据

B. 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实行行省制

C.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加强君主专制

D. 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要求革新地方行政体制

 

查看答案

(题文)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 汉代分封同姓王

B. 唐朝三省并立

C. 元代推行行省制

D. 清朝设军机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