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两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两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
A. 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 “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 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 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观点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 阶级立场根本不同
B. 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 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由此推导,曾国藩主张
A. 经世致用
B. 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 世道必进
(题文)明清之际,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B. 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并出现严重危机
C. 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
D. 人民起义的推动
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别
B. 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 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D. 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善和德
B. 仁和礼
C. 理和气
D. 知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