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

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A. 提倡“美德既知识”    B. 主张由人民行使权力

C.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反对直接泛滥的民主

 

D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知识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表明苏格拉底反对抽签选举等方式参政议政,也就是反对直接民主,主张有专业知识的人治理国家,D项正确;A项是苏格拉底的的观点,但同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是表明主张有专业知识的人治理国家,不是主张由人民行使权力,B项错误;C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排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克强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李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A.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 气者,理之依也

C. 工商皆民生之本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 主权在民

B. 君民平等

C. 反对君主专制

D. 实行君主立宪

 

查看答案

有诗曰:“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中体现了诗人对万物的认识是

A. 人伦者,天理也

B. 格物致知

C. 心即是理

D. 致良知

 

查看答案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材料的主旨是

A. 心即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理是万物本原

D. 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查看答案

汉末佛教被一些人描述为“咽气餐霞之术、神丹金液之事”。东晋成书的《后汉纪》称“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故能化通万物,而大济群生。”大致同时期成书的《牟子·理惑论》则谓:“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这些描述和记载

A. 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B. 说明了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印证了儒学对佛教的影响    D. 消弭了儒佛道之间的斗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