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诗经》是先秦...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诗经》是先秦诗歌的代表。它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统治者,表现了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七月》等诗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和谐的意识。

——摘自梁珂《论文化的时代性》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诗经》的特点。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四  (王三巧被休后要自缢,她母亲这样开导她):“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这下梢的事?莫说你丈夫还有回心转意的日子,你真休了,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缘,图个下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明末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言两拍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

艺术形象

财主及子女

大、小商人及子女

官宦之子女

农家、船家及子女

侠士

皇帝、皇后、太子

妃嫔

出现人数

21

142

52

42

6

25

8

 

——据赵兴华《三言两拍的市民文学特色》

(3)据材料四,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概括指出明末白话文学的特点,并据所学知识简析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背景。

 

(1)特点:具有现实主义和关注百姓生活的特点。 (2)市民社会趋势: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 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对市民文化娱乐的需求 (3)特点:形式上,白话通俗易懂,(平民化)。内容上,反映个性解放的观念:下层民众特别是商人形象居多。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受到质疑,批判思想的出现。 【解析】 (1)特点:根据“它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得出具有现实主义和关注百姓生活的特点。 (2)市民社会趋势:根据“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得出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根据“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音乐方面”得出市民文化的兴起。 文化发展趋势:根据“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概括得出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等角度分析回答。 (3)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可从形式上白话文通俗易懂、内容上反映个性解放和观念上下层民众特别是商人形象居多概括明末白话文学的特点。 背景:联系所学知识,可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民本与民主的比较》

材料二 西汉巨贾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哪些“民本”思想主张?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根据材料二,在对待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问题上,宋明理学家与李贽的看法存在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解释“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的原因。

 

查看答案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B.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C.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查看答案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指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下列史实中,与上述材料表述不符的是(  )

A. 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    B. 民间兴起抒情叙事兼长的散曲

C.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D. 书法开始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功能

 

查看答案

苏轼作《枯木竹石图》(见下图),以枯木、怪石、从竹等为题材,并自题诗:“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搓岈生竹石,森然御作不可回,写向看家雪色壁。”该图(  ) 

A. 反映生活的真实和情趣

B. 体现豪放飘逸的境界

C. 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