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

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革新

B. 造纸术的改进

C. 重文轻武政策

D. 科举制的盛行

 

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宋朝书籍格式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增长,原因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书籍格式的变化和书籍发行量的增长,A项正确。宋代造纸术未得到大的改进,排除B。重文轻武政策与宋朝书籍格式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增长无关,排除C。科举制的盛行与宋朝书籍格式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增长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兴起的时候,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由此可见造成中国科技落后的因素是

A.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 政府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

 

查看答案

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C. 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说:“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据此可知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  )

A. 格物致知    B. 明道救世    C. 忠君爱民    D. 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  )

A. 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    B.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

C. 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D. 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顾炎武认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材料反映顾的主要观点是(  )

A. 政治腐败加速明朝瓦解    B. 程朱理学导致危机加深

C. 空谈误国导致明朝覆亡    D. 八股取士严重束缚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